设计师该怎么看电影?《快手枪手快枪手》中的细节
今天和大家聊聊设计的另一个领域,电影中的设计,我们知道其实每部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才是体现电影人用心程度的重要参考,一部好电影是多维度的综合体现。
本文由壹手设计tongnixcv原创,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及原文链接
首先抱歉下,其实上个月的这个时候就有打算写下这篇文章了,不过最近诸事繁忙,就一直搁置了,今天开始慢慢填坑吧。
之前写过一篇《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微信上一搜转载的不少,看来大家对于电影中的设计还是很感兴趣的,so 今天我们透过一部电影中的设计细节,来聊聊电影中的设计。
这部电影就是前段时间上映的《快手枪手快枪手》
豆瓣评分5.1,按照我个人的观影习惯这种电影我是不会认真看的,所以也没有在第一时间进电影院观影,电影本身没有太多的惊喜,也印证了从海报可以窥视电影好坏的理论,只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样一部评分不高的电影却在某些细节上打动了我(当然也有些细节实在也是荒唐),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从头开始说吧,先上海报
我个人观影的两个硬性条件:一看导演编剧,二看演员阵容,海报中以演员角色为主,除了左一不认识以外,其他演员说不上反感,尤其是右一腾格尔,没看电影之前觉得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龙套,没想到看完电影后,让我不由得觉得明星跨界未尝不是好事(毕竟腾格尔老师的歌我能想起来的就只有一首:蓝蓝滴天空~阿姨呀...)。
虽然正式海报不免俗套的采用大头像大字体的方式进行宣传,但真正让我对这部影片(观影前)有点印象的是它的预告海报
浓浓的GTA风格,虽然采用插画风格的电影海报不算少数,但是这一部从整体效果上来说,还比较对口,加上「设计过」的字体————快手枪手快枪手,让人不由得在心中思考一些问题,未观影前先有了不同于其他电影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正是引逗你观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之一。
正片开始
片头通过插画风格的画面过渡到现实镜头,呼应了我们在观影前看到的相同风格的海报,这一点小心思把观众从平面静态的海报直接拉入到电影设定的情境中去,代入感很强
留意,整部电影的时代背景设定在了1940左右的中国,这一点很重要,后面提到的一些细节都与这个时间点有关
紧接着,剧情来到了车站,女主角接受刺杀任务,准备在车厢内行刺,这里有个龙套在车厢内看书
细节来了,注意他手中的这本杂志,让我们稍稍调亮画面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1932年3月12号出版的《青年文摘》杂志,虽然手中拿着八年前的杂志未免显得有点过时,但考虑当时外文书刊流入国内的周期,以及这个时间并没有超过1940年,so 这个细节可以及格
接着,作为片前必要背景描述过后,伴随着一些列插画风格的过场后片名出现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字体,考虑到不是电影中的场景,过场动画中使用现代字体这一点情有可原,毕竟电影需要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
但是,字体有没有为版权付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紧接着,画面通过一系列报纸新闻的切换进行转场,其中现代字库字体与老广告字体夹杂出现,外行人根本看不出问题
字体有没有为版权付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接着,画面一转,来到了男主角出现的场景了,一个内景,看样子像是一个小赌场
细节来了,这里我们看一下龙套后面的海报,依稀可见的小字是「the time machine」
而这张海报则是来自「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H.G. Wells)的成名作————《时光机器》,而这本畅销书首次出版年是1895年,同样也在电影划定的时间内
一番打斗过后,画面扫过场景,局部镜头有特写
这里出现了一台机器,清晰可见「jukebox」的字样,这是流行于1940年左右的自动唱片点唱机,就是下面这个东东
年代基本属实,细节基本到位
接着,打斗完毕,男主角卸下伪装,和龙套手下交代来龙去脉,然后手里变出了一杆大旗,上书中国第一快手!!!
而这里就是全片最大的漏洞,没有之一,试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哪个高手穿越到今天在电脑里敲下这几个大字?有图有真相啊
我们知道的是,道具很用心的再做旧,但是字体有没有为版权付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相比片中出现的外国道具,咱自己家的能不能走点心?!
紧接着,男主被女主所带的一伙人扣押在小黑屋里,交代来龙去脉的时候男主从龙套身上顺走一包香烟
这包香烟也是有来头的,刚好最近在看一部纪录片《变废为宝:军废品的神奇之旅》里面提到了二战时的一些装备,其中就有这种香烟,而二战的时间是从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所以这个细节正确
接着,男女主角一行人要去赌场和大boss赌钱拖时间,不料被女主角身边的龙套陷害,注意大boss手中的这张纸条
这张纸条其实来自1920年左右的苹果包装箱标签,所以这个细节也可以
接着,一行人打算堵截流失的国宝大印,来到了一个火车站
哎,一到中文就...
字体有没有为版权付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然后随着剧情的深入,一行人从沙漠逃生,回到了上海,打算参加国宝亮相的发布会
仔细看女主手里的请柬,发现什么问题了么?没错请柬的正面完全颠倒了,作为常识这个细节上大意了
当然,其实影片中还有一些细节处理也不到位,比如电影票
当然了,这是有意美化的电影票,实际上那个时期的电影票大概是长下面这个样子的,几乎不会出现类似现代名片的这种尺寸,还有那么小的字在那个年代是没办法印的那么清晰地,还有票价太高了...
再比如,影片尾声男主被女主前任射杀时,所在的酒楼,背景大大的插画,也是分分钟出戏
还有片中护卫国宝的美国宪兵佩戴的臂章,字体也与历史有着很大的出入
其实电影中还有不少细节值得挖掘,这里我就不一一指出了,期待细心的你慢慢发现...
虽然电影不过90分钟,但是其中的细节实在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把握,相比国内电影,国外电影在细节上可以说是精致的太多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对比看看,这里我推荐一部近期的美国影片《耐撕侦探》片中的细节让人佩服,没看过的同学可以仔细看看,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详细解读的。
最后,希望借由这篇小文章,能给身为设计师的你更多启示,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其他,带着设计师的眼光去看、经常思考绝对会对你设计水平的提高有帮助的。